作者: ezajj 来源: 网络 日期:2025-06-20 16:37
AS电玩打造权威品牌,解读名校之声。《直击高招·名校之声》邀请全国高校招办负责人,对学校师资力量、政策变化、培养模式、就业发展等进行深入对话,让考生和家长第一时间掌握高招信息,了解高校特色,提供报考建议。
张主任:浙江外国语学院是一所以区域国别学学科为引领,以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为基础,多学科支撑发展的公立省属普通高校,也是浙江省唯一一所公办外语类普通高校。坐落于风景秀美的杭州小和山高教园区,毗邻西溪湿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捷。校园依山傍水,景色非常优美。浙外的前身是创建于1955年的浙江教育学院,2010年改制转型为浙江外国语学院。
学校现有36个本科专业,其中外语类专业16个、语种14种,语种范围基本涵盖了联合国所有工作语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主要语言和浙江对外交流的关键语言。英语、小学教育、阿拉伯语、翻译、旅游管理、商务英语、俄语等7个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省内同类新建本科院校中名列前茅;另有汉语国际教育、国际商务、汉语言文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朝鲜语、西班牙语、会展经济与管理等7个专业是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主持人:今年是浙江外国语学院建校70周年,学校都取得了哪些教学育人成果?
张主任:学校以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能娴熟使用外语,数智能力强,能担当文明互鉴和人文交流之大任,能讲好中国故事、浙江故事的高端国际化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把立德树人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深化“外语+”“+外语”“双校园”“创新实验班”等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形成了国际化语言文化人才、国际化商贸旅游人才和国际化教育人才的人才培养特色定位,学校是省本科应用型建设试点高校、省课堂教学创新校、省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入选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项目”高校,获批建设“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基地”,获批省级重点支持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点。师生国际志愿服务成为助力浙江城市国际化的金名片,累计为杭州亚运会(残运会)、G20·杭州峰会、世界互联网大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博物馆高级别论坛、良渚论坛等大型赛会提供志愿服务21200余人次,接待150多个国家与地区各界嘉宾,获得各类荣誉600余项,“国际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平台”项目被评为省高校实践育人示范载体。
师资队伍中也涌现出一批教学名师和科研骨干,包括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高校领军人才等。现有国家级人才11人、省部级人才10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9人,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省之年社科学者4人,省高校领军人才培养计划1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0人(其中副主任委员3人)、浙江省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5人(其中主任委员2人,副主任委员2人)。浙江外国语学院专任教师中,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占比近40%,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比60%以上,具有6个月及以上国(境)外研修经历占比50%以上,外语学科80%以上教师有海外留学经历。
去年4月,浙江省人民政府与北京大学在杭州签署支持建设浙江外国语学院合作协议,高质量推动国际知名以服务新型国际关系为特色的“外语名校”建设,浙外发展进入崭新阶段。一年多来,两校在高层次人才培养、高水平科研、国际文化交流与传播等方面深度合作,取得阶段性丰硕成果。浙外学子,逐梦北大,这里不仅有北大学者走进浙外带来的一场场精彩讲座,更有一批批浙外学子走进燕园交流学习。
2024年,学校正式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成功获批区域国别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翻译、教育两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办学层次实现跃升,开启了高质量发展新征程。这些成果不仅体现了浙外“以服务新型国际关系为特色” 的办学定位,更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外语院校在人才培养、文化交流与社会服务中的使命担当。我们始终坚信,在“浙里”,能让世界看见美丽中国;在浙外,能与世界更好沟通。未来,学校将进一步深化 “外语 + 区域国别 + 专业” 培养路径,为国际知名外语名校建设和浙江“重要窗口”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主持人:2025年浙江外国语学院的招生计划是多少?其中省内和省外分别是多少?招生专业上有没有变化?
张主任:2025年学校普通类招生总计划数2280人,和去年保持一致,其中省内1351人,省外929人。
今年学校新增国际经贸规则专业,电子商务专业和学前教育(师范)专业今年起停止招生。隔年招生的专业中,捷克语和波兰语专业今年招生,越南语专业今年不招生AS电玩。
主持人:浙江外国语学院对哪些专业有外语语种限制?是否对选考科目、英语单科成绩有要求?
张主任:凡报考浙江外国语学院本科英语(师范、非师范)、商务英语、翻译专业的考生,要求英语单科成绩不低于120分。英语单科成绩以总分150分标准计算,具体按各省(自治区)高考实际英语单科总分等比例换算。
除此之外,还要留意有6个专业有选考科目方面的要求,汉语言文学(师范)、汉语国际教育专业需要选考历史,科学教育(师范)、金融工程专业需要选考物理,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必须选考物理和化学,其余专业没有选考科目的要求。
主持人:浙江外国语学院在推动国际化教育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目前学校与哪些国家或地区的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
张主任:学校国际化教育优势明显,是浙江省国际人文交流基地,有明确的人才培养国际化的工作愿景,即“让每个学生都有国际交流机会,每个专业都有国际教师课程,每个学院都有国际合作项目”,从学生出国境和在线国际化两方面营造氛围、提供渠道。获批建设教育部“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基地”,标志着学校正式进入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国家队”。
目前已与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余所高校签署教育交流协议。常年开设教育交流项目160余个,包括10个国家政府奖学金项目、10余个境外实习项目、20余个双学位或本升硕项目和80余个校际交流交换项目。学校十分重视国际中文教育,建有赤道几内亚国立大学孔子学院、安提瓜和巴布达孔子学院、洪都拉斯 弗朗西斯科·莫拉桑 国立教育大学孔子学院。此外,在国际青年交流、国际文化交流等方面积极搭建平台,通过举办论坛对话、主题交流、文化展演、文化体验等活动,为讲好中国故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主持人:针对当前就业市场的变化,学校如何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如何?
张主任:针对当前就业市场的变化,学校持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着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岗位竞争力。一是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动态调整专业方向与课程设置,强化通识教育与专业能力融合,构建“基础+方向+拓展”多层次课程体系。二是突出能力导向,增加数据素养、沟通协作、跨文化理解与实务操作类课程,提升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三是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深化校企合作与实习实训环节,拓展国际交流与多元实践平台。四是推行模块化与个性化选修机制,鼓励学生结合职业规划自主发展。通过多维度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更加契合社会需求,有效增强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与发展潜力。
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以学生为中心,拓宽就业平台、畅通就业渠道、完善工作网络、建强工作机制、帮扶重点群体、做实就业服务、细化就业指导、强化数智赋能与国际化特色,筑造覆盖全员、分时分段、贯穿四年的全周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体系,形成了就业、创业、国内升学、国(境)外留学优质多元协调发展的就业格局。
浙江外国语学院人才培养特色和质量获得社会认可,就业质量逐年提升,近年应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各专业的就业方向和就业情况,请查询浙江外国语学院就业创业网。
主持人:最后请您介绍一下浙江外国语学院招生办公室的联系方式,并为2025年考生送上祝福。
张主任:学校招生热线是,,欢迎考生和家长来电咨询,祝福广大考生在2025年高考中发挥出色、金榜题名!